(網經社訊)6月28日,菜鳥集團宣布推出自營快遞業務“菜鳥速遞”,主打半日達、當次日達、送貨上門和夜間攬收等服務,覆蓋大件、中小件和微小件等全重量級包裹。在全國近三百城提供晚到、破損必賠,不上門必賠,在途攔截和在途更改目的地等五個100%承諾。
阿里的自建物流體系方案長期擱置,遲遲沒有在快遞行業布局。馬云也曾說,菜鳥是他“最后一個商業夢想”。如今,蔡崇信上任后,立刻宣布推出自營快遞,對標順豐、京東,此番操作意欲何為?對此,網經社發布電商快評予以解讀。
觀點一:補短板實現快速盈利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自營物流能夠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提升用戶體驗提升競爭力。其次自營物流還可以開展電商外的攬件快遞業務獲取高利潤。對于即將上市的菜鳥來說,怎么快速盈利是最重要的。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分析,隨著目前電商的迅速發展以及各方諸侯的攻城略地,自建物流體系其實成為了電商諸侯之間爭奪戰的必要基礎設施,而且這個趨勢是比較明朗的,并不排除拼多多、抖音之類的電商平臺在物流方面投入力量。面對著眾多諸侯的競爭,阿里巴巴勢必要將物流板塊的短板補起來。
“其實從2013年開始,阿里巴巴一直在物流快遞方面進行著嘗試,例如菜鳥網絡、菜鳥智慧物流、中國快遞聯盟等等,尤其是在2017年阿里巴巴收購了韻達快遞部分股份,2019年,阿里巴巴收購了宅急送部分股份等等,都顯示了其在物流方面的野心和戰略布局。此外,現在市場上通達系等一眾快遞公司都在整合,菜鳥通過多年的動作,其實已經具備了自營的基礎,另外加持其本身的流量,推出也是水到渠道的事情?!标惢|補充道。
觀點二:背靠阿里 上市野心突顯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當前,電商、快遞企業注重“合縱連橫”,此前菜鳥收購申通25%股份,明顯是為上市做準備。如今又推出自營快遞,想要包攬淘系電商快遞業務,野心不言而喻。
陳虎東認為,實現供應鏈閉環,對于電商而言,是一種高效的整合方式。一方面,自營快遞服務可以提高菜鳥速遞的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滿足消費者對快速、準確、便捷物流服務的需求。另一方面,菜鳥速遞可以利用阿里集團的技術優勢和大量訂單,實現快速配送,增加自身競爭優勢。
陳虎東還稱,此舉對菜鳥速遞的上市進程可能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推出自營快遞業務可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和資本。不過,具體的影響還需要根據市場反應和公司財務狀況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觀點三:物流格局已定 尋求差異化競爭
“菜鳥擁有淘天集團千萬級的商家資源,同時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也不錯,加上阿里集團的資金支持、阿里云的技術支持,還是有機會與京東物流和順豐物流進行差異化競爭的?!鼻f帥這樣闡述。
陳虎東分析道:菜鳥速遞的自營快遞服務與其他物流企業相比,在技術優勢和大量訂單,實現快速配送方面具有優勢,且智慧數據是其最根本的優勢。但是其他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在軟硬件方面的支撐,已經形成了基本的格局,這個優勢是菜鳥不具備的。
觀點四:快遞市場加快整合 陷入新的“內卷”
莫岱青認為,菜鳥如今下場做自營快遞,面對的勁敵眾多,如京東物流、蘇寧物流、國美旗下的安訊物流,以及順豐、極兔、三通一達等第三方快遞。菜鳥不論是聚焦服務還是低價,都有相應的對手。況且在反壟斷的市場環境下,菜鳥想要快速瓜分市場勢必要加大投入,這也將促使快遞行業陷入新的“內卷”。
陳虎東也認為,通達系肯定會面臨挑戰,畢竟市場上出現了一位強勁的對手,另外也不排除物流快遞行業大洗牌,互相整合或者互相持股。短期內,菜鳥將直接從通達系中搶走一部分流量,畢竟通達系之前做了很多淘系電商的業務。況且菜鳥速遞有可能對于快遞市場的整合力度加快,將對沒有被整合的一些快遞公司造成打擊。至于菜鳥面臨的挑戰,可能就是這個整合的過程周期多長帶來的不確定性的問題。
莊帥也表示,最終還是差異化發展,畢竟菜鳥自己是物流平臺,下場做自營快遞肯定會對平臺的其他快遞公司產生競爭,但是目前來看快遞市場足夠大,只要把差異化做好,以及未來更多參與到國際化的競爭中去,大家都還是有很大增長空間的。